大约一年前的今天,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将卡尔-安东尼·唐斯交易至纽约尼克斯队。这笔交易发生在训练营开始前的周五,时机之巧妙反而淡化了交易本身的震撼性——狼队因此获得了朱利叶斯·兰德尔和唐特·迪文琴佐。
在即将到来的NBA训练营前夕,我们恐怕不会再见到如此规模的交易。促成该交易的特殊背景已不复存在。当时尼克斯刚在自由盘口失去哈滕斯坦,又因米切尔·罗宾逊和普雷西厄斯·阿丘瓦双双受伤,球队实际上已失去可靠的NBA级别中锋,迫切需要补强。与此同时,森林狼正面临季后赛边缘的深渊,迟早需要找到出路。
几个月前处于类似处境的球队——最典型的是波士顿和菲尼克斯——早已采取行动避免了最糟糕的劳资协议引发的危机。但如此规模的交易目前缺乏必要条件。
不过众所周知,NBA局势瞬息万变。尽管具体交易可能令人意外,但突发交易本身绝非不可思议——联盟历来不乏此类操作。值此训练营开启之际,让我们盘点本赛季可能上演类似去年唐斯震撼交易的潜在人选。
我们讨论的并非那些被频繁提及的大牌球星。劳里·马尔卡宁被交易并不令人意外。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或许终将提出转会要求,但这需要铺垫过程。正如独行侠队从卢卡·东契奇身上领悟到的,对于这类顶级球员,通常更明智的做法是引发竞价战。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鲜少被提及的名字。他们或许不会被交易,但若审视各队在赛季推进中可能面临的处境,这些球员恰恰可能成为令人猝不及防的交易筹码。
NBA意外交易候选人
明尼苏达会再掀惊天交易?在再度闯入西部决赛之后?若真要说的话,现在交易戈贝尔反而比当年交易唐斯更合理。别忘了,森林狼交易唐斯时,他们刚经历了一个距离头号种子仅差一场胜利的赛季。而上赛季他们却为避免参加附加赛而苦苦挣扎。虽然两轮西部决赛均以5场告负,但对阵达拉斯的前三场失利总分差仅13分。反观对阵雷霆时,分差分别高达30分、26分和15分,差距明显更大。
森林狼距离总冠军的距离比一年前更远了。戈贝尔年岁渐长,尼凯尔·亚历山大-沃克已然离队。雷霆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威胁性——坦白说,整个西部联盟的多数球队都如此。这并非意味着森林狼该彻底推倒重建,但围绕年轻球员进行阵容重组或许是明智之举。或许并非巧合,森林狼刚用第17顺位选中了中锋琼·贝林格。当球队未来三年已为三名内线球员支付总计超过薪资帽56%的薪资时,此举实属反常。
说到那三位内线球员…有多少球队愿意为无意长期首发的球员开出五年1.25亿美元的合约?很难想象明尼苏达会为纳兹·里德支付如此高薪让他担任全职替补。里德理论上可以取代朱利叶斯·兰德尔的位置。他虽然比戈贝尔年轻三岁,但已年满30岁,绝非年轻力壮。戈贝尔对明尼苏达防守体系的重要性,远非兰德尔在攻防两端所能比拟。
但兰德尔的交易难度要大得多。这类高使用率得分手跳投不稳定,属于棘手的类型。顶尖球员基本不会被交易,次级球员则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顶级球队不想要他们,因为队内通常已有更优秀的控球者,不愿挤占其空间。弱旅则更倾向摆烂最佳投注,用更年轻廉价的球员来培养内部潜力。像戈贝尔这样的篮筐守护者和篮下终结者拥有明确定位,更多球队需要并渴望得到他们。
试想明尼苏达队新赛季开局表现不错但未达顶尖水平的情景。球队对贝林格的幕后表现印象深刻,又急于启用里德以充分利用其合同价值。既然明知这套阵容再战雷霆队已无胜算,此时最合理的分析难道不是交易戈贝尔换取年轻球员,专注培养贝林格、罗布·迪林厄姆和特伦斯·香农二世等新秀,然后期待一两年后重返争冠行列?蒂姆·康纳利堪称胆识过人的总经理,首次戈贝尔交易已证明其魄力。若他认定二次交易合理,定会果断出手。
如果泰瑞斯·哈里伯顿依然健康,我们根本不会有这场讨论。天啊,在那个世界里,步行者甚至可能已经夺冠了。但现实并非如此。在当下,步行者将整个赛季都失去哈里伯顿。即便他在2026-27赛季回归,也可能只是状态大减的版本。若球队真能迎回这位进攻引擎的巅峰状态,恐怕要等到他复出赛季的后半段,更可能要等到2027-28赛季开打时。
这对步行者多数球员而言恰是良机。安德鲁·内姆巴德、亚伦·内斯密斯、本尼迪克特·马图林、奥比·托平、本·谢泼德和贾雷斯·沃克均处于二十五六岁的黄金年龄。他们有时间。但31岁的帕斯卡尔·西亚卡姆的情况则不那么明朗。他在印第安纳投篮表现极佳,但在多伦多时跳投能力曾受质疑,而失去哈利伯顿的进攻组织后,这个问题可能再次浮现。防守能力往往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对于像西亚卡姆这样需要频繁移动的大个子球员而言尤为如此。
还有资金问题。步行者队今夏甘愿放走迈尔斯·特纳,表面上是因为薪资问题。究竟是球队不愿与年长内线签下长期合同,还是老板要求避免缴纳奢侈税,尚不明确——但这支球队无疑是NBA最节俭的队伍之一。为争夺总决赛席位而给西亚卡姆顶薪合同,每一分钱都物有所值。但考虑到NBA球员的传统老化曲线,西亚卡姆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很可能仅剩今年。若没有哈利伯顿坐镇,球队将无法充分利用他的状态。待哈利伯顿伤愈归来时,西亚卡姆的年龄或许已不适合继续担任去年游刃有余的二当家角色。然而合同中剩余的三份顶薪年薪,注定要为这个角色买单。
步行者早在哈利伯顿受伤前就悄悄交易回了2026年的首轮签。这支球队向来不搞摆烂,但这次机会确实特殊。若他们认定哈利伯顿回归后球队能保持数年竞争力,那么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真正机会,能在最佳投注前段补充一位成本可控的核心球员。交易西亚卡姆能换取更高回报。正如2025年季后赛所证明的,他对于拥有健康控卫的球队仍具价值。他的夺冠窗口期就在当下,而步行者尚需数年才能具备竞争力。这种目标错位往往会催生重大交易。
交易杰伦·布朗将相当棘手,尤其是在赛季期间。在扩充阵容的规则尚未实施的情况下,要处理这份5310万美元的薪资空间极其困难——除非换回类似合同,或利用休赛期扩充阵容的规则。此举对即将回归的杰森·塔图姆而言冲击过大。
要求球队门面人物带领一支缺乏核心搭档的重建队伍,既不现实也略显苛刻。况且能轻松容纳布朗的球队数量远低于预期。毕竟能腾出5000万美元左右灵活薪资空间的球队屈指可数,而布朗能否适应波士顿之外更传统的进攻体系——毕竟布拉德·史蒂文斯和乔·马祖拉为他打造的进攻天堂堪称乌托邦——也存在合理质疑。
但几乎所有围绕布朗交易的疑问,在怀特身上都不存在。他的薪资仅为布朗的一半,因此薪资匹配度更高。他能融入任何球队,技术特点堪称低维护型:顶级投射能力,无球防守精英水准,持球防守出色,二次进攻创造力扎实。他堪称弗雷德·范弗利特的升级版,只是更频繁地突破至禁区。某些球队可能更青睐布朗而非怀特,但怀特的潜在下家数量将远超布朗。这正是推高身价的关键——正如戈贝尔和米卡尔·布里奇斯这类非传统巨星,也能换取五个首轮签。能无缝融入任何阵容的球员,其交易价值远高于那些需要特定环境才能发挥的球员。
怀特的处境与西亚卡姆颇为相似。他今年31岁,职业生涯价值已达巅峰,未来恐难再攀高峰。这里存在一个时间错位。待凯尔特人彻底重建阵容时,他很可能已过巅峰期。但现在交易他,既能为球队腾出空间进行摆烂重建,又能换取未来培养新白人球员的资产。布朗将在2026-27赛季揭幕战前后迎来30岁生日,塔图姆则刚从跟腱撕裂伤势中恢复。若想真正争夺更多冠军,波士顿亟需用年轻球员来平衡阵容。那些志在当下夺冠的强队在赛季中必然会开出巨额报价,这很可能诱使凯尔特人达成交易。
目前锡安·威廉姆森基本不可交易。他长期存在的体能与健康隐患,加上五月爆发的强奸诉讼案,使他成为多数NBA球队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但交易形势可能迅速变化。以扎克·拉文为例。他虽不存在威廉姆森的场外隐患,但公牛队整个2024休赛期都在尝试交易未果。直到他连续数月打出高光表现,球队才成功换取价值回报。当鹈鹕队结束令人失望的赛季时,威廉姆森去年1月至3月的惊艳表现未被充分关注。若再延续几个月出色状态,必将引发交易热潮。
鹈鹕队的建队思路似乎并不打算长期留住威廉姆森。很难想象他和2025年乐透秀德里克·奎恩能形成化学反应——两人都是持球型大前锋,防守端存在漏洞且体能堪忧。新奥尔良用另一轮签选中的杰里迈亚·费尔斯同样是高使用率的持球者,跳投能力未经检验。他们签下的重要自由球员凯文·卢尼,更是又一位投射能力欠缺的球员。你完全可以合理推测鹈鹕队正在围绕威廉姆森建队,只是操作拙劣。这支管理层…呃…姑且说他们确实难以令人信服。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已开始谋划后威廉姆森时代。
要知道吗?纯粹从篮球角度看,若威廉姆森真要离开新奥尔良,他的未来仍有诸多值得期待的理由。虽然成长绝非必然,但那些在巅峰期前经历过挫折的年轻天才往往能获得蜕变。更优秀的球队体系能为威廉姆森创造奇迹——他显然已对体能训练投入了更大决心。
他的场上表现从来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场下的专注度和行为规范。若鹈鹕队决定放弃他,总会有球队试图说服自己去改造这个年轻人。
还记得我们讨论过交易朱利叶斯·兰德尔的困难吗?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些困难同样适用于大多数未入选全明星阵容的控球后卫——他们要么不是顶尖射手,要么不是顶级防守者。存在一类无可挑剔的控卫,或是体型更壮硕的主控球员:斯蒂芬·库里、卢卡·东契奇、谢伊·吉尔杰斯-亚历山大,再往下则是贾伦·布朗森、多诺万·米切尔以及如今的凯德·坎宁安。这些球员的进攻影响力如此巨大,以至于球队会不惜一切代价得到他们。你容忍他们的缺陷,因为他们的优势实在太过压倒性。当这类球员进入盘口,联盟中几乎所有球队都有理由追逐他们。
但再往下一个层次,这些球员虽仍能贡献亮眼数据,却不及前两组出色,且存在明显缺陷。拥有前文所述球员的球队通常不会交易这批次球员——毕竟,何必让球权离开更优秀球员的手?试图挑战这些强队的球队通常已形成完整体系。引进如此依赖球权的球员,可能破坏现有战术平衡。年轻球队也往往避开这类球员——控卫盘口供大于求,他们通常更倾向于通过最佳投注培养此类球员,而非交易已领高薪的现役球员。
本质上,这些球员需要围绕他们构建整个进攻体系,但他们的实力可能不足以支撑球队冲击总冠军。当前NBA中存在着这样一批控球后卫,他们都具备一定程度的交易价值。问题在于,近期历史表明他们的球队很难通过交易获得足以证明交易合理性的回报。以下是部分此类控卫:
- 特雷·杨:老鹰队曾试图交易特雷·杨,却发现盘口反响平平。如今他即将进入合同年。若老鹰队打算提供顶薪合同,此刻早该行动。或许在当前适合他的阵容中,杨能凭借出色表现为未来赢得顶薪。然而在续约前,这种不确定性将持续引发交易传闻。核心问题在于:亚特兰大很难为这位无球能力薄弱且防守漏洞百出的后卫吸引实质性兴趣。除非有球队愿意将进攻大权完全交给他——而多数球队早已拥有更心仪的进攻核心人选。
- 贾·莫兰特:灰熊队目前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德斯蒙德·贝恩的交易价值实在难以拒绝,但这也让灰熊队彻底陷入附加赛的泥潭。若莫兰特仍保持着2022年全明星级别的统治力,球队本可利用这些资产围绕他重建阵容。如今随着伤病与场外事件接踵而至,这种策略的合理性已存疑。他那充满杂技色彩的高风险打法,很可能意味着他过早达到巅峰。即便能恢复昔日状态,投篮与防守的短板依然存在——这类球员的盘口需求本就不大。争冠球队不愿让核心球员盯着他运球。去年灰熊队尝试推行更均衡的进攻体系时,他似乎对此颇为不满。
- 德阿龙·福克斯:上赛季马刺堪称联盟罕见的、交易此级别后卫完全合理的球队。他们成功签下福克斯,球员本人也心向往之,堪称双赢。随后球队又在最佳投注抽签中斩获迪伦·哈珀。如今马刺拥有哈珀、福克斯和斯蒂芬·卡斯尔三名后卫,却仅有两个长期位置。随着圣安东尼奥逐步确立核心阵容,其中一人必将在两三年内离队。今夏众多声音呼吁马刺提前交易福克斯,专注培养年轻球员。但此举的政治风险远超表面——福克斯曾为这支向来不招募巨星的球队挺身而出。立即交易他将向其他球员传递信号:若他们也试图加盟圣安东尼奥,可能面临同样待遇。至少,你不会想得罪里奇·保罗这样权势滔天的经纪人。圣安东尼奥目前只能静观其变。但迟早会有一个后卫离开,这将成为悬而未决的剧情线。
- 泰勒·赫罗:赫罗因伤缺阵,很可能错过赛季初段。自2018年以来,热火队首次以方向不明的姿态开启新赛季。这里没有吉米·巴特勒,没有明确的建队核心,也没有像过去那样立即可行的引援途径。若球队甘愿接受几个胜率五成的赛季,维持现有核心阵容倒也合乎情理。赫罗和巴姆·阿德巴约尚属年轻球员,而球队在达米安·利拉德交易风波中已领教过——赫罗在联盟中的交易价值实在有限。但鉴于热火队季末表现令人失望,选择摆烂也并非没有道理。阿德巴约对球队文化至关重要,交易他绝无可能。这使得赫罗成为最可能被交易的对象。
还有几个名字大致属于这一类。达里厄斯·加兰德,如果骑士队在季后赛再次令人失望的话;拉梅洛·鲍尔,如果黄蜂队继续迷失方向的话。但这些球队往往会发现,这条彩虹尽头并没有等待他们的金罐。那些身材矮小、进攻型后卫若未能跻身全明星阵容,虽非俯拾皆是,却也足够常见,因此无法像全能型锋线球员那样换取丰厚交易筹码。再以布里奇斯为例——尽管他可能不如我们列举的任何球员出色,但没有任何球队会担心他的战术适配性。这正是德斯蒙德·贝恩能换取如此丰厚交易筹码的原因。他在防守端的表现远胜本节所有讨论对象,且球权掌控欲明显更弱。魔术队不希望加兰德或杨抢走保罗·班切罗和弗兰茨·瓦格纳的球权,他们需要的是能在持球时提升球队战力的球员。
因此,这些球员确实可能成为意外交易对象,但这种意外性更多源于行业趋势而非个人名气。倘若真有天价报价出现,部分球员恐怕早已易主。若真有此类交易达成,那我们手中将握有惊天大交易的筹码。
 
				 
															 







